材料电磁处理世界据点的构筑(2006年7月4日)

 

       此次,《材料电磁处理世界据点的构筑》项目被平成18年度亚洲研究教育据点事业采用。该事业确立了亚洲各国研究教育据点机关间的持续性合作关系,构筑世界水平的研究据点,由日本学术振兴会于17年度起实施,其目的在于培养下一代中坚力量的年轻研究者。

       所谓《材料电磁处理》可能工科的人也不太习惯这一说法。这是灵活运用电场・磁场的机能开发拥有新性能的材料而产生的新科学・技术领域。以名古屋大学为起点诞生于1980年代,在我国材料相关的协会支持下,同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强强联手发展至今。图1为20年来的发展历程。

       1994年名古屋大学召开了《第1届材料电磁处理学术研讨会》,当时将其译为“Electromagnetic Processing of Materials”。如今当我们在Google上搜索这一单词,共可查到11,400条内容,在这12年内,相当广泛的流传到了世界上。尤其是近年来伴随超传导技术的显著发展,我们有了一个相对容易获得强磁场的环境,利用这一磁场,可以将磁性材料特有的磁化力(磁石吸铁的能力)的性能扩展到没有磁性的材料上。(通过磁场驱动木料、塑料、玻璃等有了可能性。)这一“强磁场材料科学”领域为世人所瞩目。(关于详细情况,请阅读以下网页:http://www.numse.nagoya-u.ac.jp/P1/

       本项目如图2所示,在日本、中国、韩国的联合协作下不断深入。其构成为:日方6所大学、1所研究所,主要学校为名古屋大学;中方是以东北大学为主的4所大学,其代表为名古屋的校友赫冀成校长;韩方是2所大学、2所研究所,其代表同赫校长一样,也是在本校学习“材料电磁处理” 的毕业生。交流目的在于(1)引领世界的“材料电磁处理”(2)培养下一代中坚力量的年轻研究者。在推进跨国4项研究的同时,充分灵活运用集群制度(21 世纪COE项目“向自然学习材料处理”中开发的年轻研究者活性法)推进在此揭示的5项年轻研究者培养事业。

       到目前为止,“材料电磁处理”领域一直由日本及法国引领着世界潮流,近年来随着中国、韩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据点将由欧美转向东亚(日本、中国、韩国)。为了更好地把此前的日本—欧洲交流重点转向日本—中国・韩国,名古屋大学考虑形成以构建包含“强磁场材料科学”的“材料电磁处理”学术・技术及培养下一代中坚力量的年轻研究者为目的的本领域世界研究教育据点。希望能获得校内各位热心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