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goya
- 2024-05-21
绿水青山安且吉
——记名大校友会2024年浙江安吉行
(作者:上海校友会李雪萍干事)
立夏已过,小满未满。
莺飞草长的5月18—19日,在名大中国交流中心和周新宏、张雪梅校友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校友会开展了一次浙江安吉“绿水青山”体验之旅。所到之处,校友们无不为浙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彰显低碳、环保和文旅创意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此次参与活动的名大校友及家属共24人,乘一辆大巴于18日早8时从上海出发,开启了长达两天的安吉乡村之旅。
(一)“一片金叶子”:安吉万亩茶园
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驰,第一站到达的是安吉县黄杜村万亩茶园景区。
浙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产区之一,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以一个整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安吉白茶也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溪龙乡黄杜村的万亩茶园,就是安吉白茶的核心产区,走进景区,虽然春茶采摘季刚过,很多茶田处于休整期,但远处的茶山依然满目苍翠,绿浪层叠,透着一股“春来江南茶意浓”的余韵。
35年前,黄杜村依托源自天荒坪山坳中的一颗百年白茶树,率先推广白茶扦插育苗技术,开始了白茶产业之路。从最初的17亩茶园起步,到现在全村白茶种植1.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10%,白茶年产量超百吨,年销售额过亿元,黄杜村成为了“中国白茶第一村”。
集聚、集群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他们还深耕绿色有机产业,开发白茶文化和旅游观光,其万亩茶园景区荣获了“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和“省级休闲农业观光园”等荣誉。
早在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考察黄杜村白茶基地,对于其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发出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由衷赞叹。
所以,黄杜村处处弘扬“金叶子”精神,校友会的午饭地点是置身于茶海中的“葉宴饭店”,这个“时间轮”的造型也是一片叶子,同时也是“茶”的首字母呢。
黄杜村请国际知名设计所打造的万亩茶园观景平台,核心意境是“一片茶叶缘起的田园小筑”,是安吉最著名的打卡点之一,今年“五一”假期,整个金叶子景区累计吸引游客达4万余人次。
(二)废矿坑蜕变的网红景点:“深蓝计划Deep blue”
没想到,白茶之乡的安吉,竟然也是个“咖啡县”。不到60万人的县域,竟然有300多家咖啡馆!
午饭后,校友们就去体验安吉的一个最“出圈”的咖啡馆——梅溪镇红庙村的“深蓝计划X”咖啡馆。
这是一个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靠“颜值”爆火的地方,号称安吉“小冰岛”。
一汪爱心形的瓦蓝色湖水(最深处达108米),边上是冷冽峻峭的岩石,配上破旧的建筑、斑驳的窗户、特色纸质门票,和一杯“拗造型”必不可少的咖啡,这个“拍照无需滤镜的地方”,成为了年轻人“逃离城市”的治愈之地。
其实,这个景点的正式名称是“深蓝一号”。原本是一处废弃的矿坑,几年前,被路人偶然发现景色酷似冰岛而被上传到网络平台,快速走红。为了避免公共安全隐患,2021年,政府部门对这处“野生”景点进行整治,变“堵”为“疏”,加固安全的同时打造成景点,选择最佳观景角度进行开放,依靠网络热度,引入社会资本经营咖啡馆和露营地,将网红打卡“流量”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深蓝计划X咖啡馆初始投资为300万元,村民和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占比达49%。营利后,49%的收益回归乡村。
“安吉小冰岛”终于化茧成蝶,该项目也正式被命名为“深蓝计划”。随着后期规划的实施,还会有“深蓝二号”“深蓝X号”的出现。
这种“买门票送一杯咖啡+无限拍照打卡”的模式,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今年4月5日清明节这一天,这里创造了咖啡店单日出杯量的全国纪录——8818杯!很多人为了一杯咖啡甚至不惜排队3小时。
开业仅两年的“深蓝咖啡”项目,营业额已达2000多万元,其创业和主理团队是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通过布设年轻人青睐的元素创造“颜值经济”,销售的是设计理念、情绪价值和一种乡村理想生活。
尽管当天30多度的高温,但校友们在喷着水雾的树林中、阳伞下、沙滩椅上,惬意地体验着“放空自我”的咖啡时光,同时也品味着乡村生态经济的“新质生产力”的魔力。
(三)两山理论发源地:余村
告别了深蓝咖啡,校友们又奔赴了本次行程的“红色圣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听到余村关闭采矿、发展农家乐经济后,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令余村声名大噪,成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实,这已经是名大校友第二次造访余村了。与上次2018年的印象相比,校友们的感觉是:余村更大了、更美了,也更热闹了……
原本作为乡村现代化样板建设区的“小余村”,已经整合周边村落,变成了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大余村”,金色麦浪与苍翠竹海的田园风光依旧,但道路贯通、景点成串:“两山”纪念碑被鲜花环抱,“美丽安吉•绿色发展”展示馆、文化大舞台、数字影院、农家书屋等文体设施先后建成,咖啡馆、茶室酒坊、文创店遍地开花……
2018年,“两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1年,余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佳旅游乡村”;疫情中的2022年,余村还接待游客7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千万,经营性收入突破800万元。
为了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2022年7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推出,涵盖研学教育、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等类型,共有50余个合伙人项目入驻,上千名大学生来到余村及周边村庄工作生活。
余村,从生态保护到乡村振兴,再到“青春赋能”的新经济业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美丽乡村”持续发展之路。名大的校友们也再次感受到了美丽生态带来的人气、元气和朝气。
(四)下榻学者的未来乡村社区:江源印象、桃李乡厨、乡问书院
一天的行程下来,校友们兴奋中带着一丝疲倦,不知不觉中,晚霞已染红了天际。
今晚的栖息地,就是名大校友周新宏、张雪梅夫妇深耕细作14年,以学者思维打造的未来乡村社区。
周新宏校友,毕业于名大经济学研究科,后任复旦大学中国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直从事乡村资源的规划利用与整合开发研究。与那些“纸上谈兵”的专家不同,他决定亲自实践,在安吉章村镇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文旅项目。
安吉章村镇,山清水秀,有着黄浦江源头的龙王山等自然景观。14年前的一次邂逅,让周新宏与章村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从蓝图规划到设计、实施、运营,所有项目亲力亲为、精雕细琢,先是有了禾土·源基地这个载体,然后开始一步步营造自己的未来乡村社区:
江源印象主题民宿,创意来源于黄浦江源,其临南溪河而建,客人可以露台听溪流、阁楼望星空,享受“枕河而居,依水入梦”的意境,房间内的家具、摆设也是走的古朴风;
四季乡宿,定位为乡村康养公寓,主打家庭或亲子度假,全部为套房设计,家具、装饰皆为现代式,暑假时来龙王山漂流的客人常常爆满;
桃李乡厨,打造具有江源民间特色的餐饮文化,主打一个有机、天然之味,竹笋、芋头、野菜、走地鸡、乌米饭等“土”味,常常让客人欲罢不能,直呼“不一样的味道”;
禾土农场,既是自然农产品种植基地,也是自然教育和乡村研学的实践场;
乡问书院,则是周新宏校友近期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文化的承载空间,这里是一个书香漫卷、雪咖(Snow Coffee)伴读的静谧之处,当然也可以乐声袅袅、沙龙长谈,思想和智慧可以在此交锋、碰撞、升华。
墙上的那副“泊心耕读,问道乡土”的书法,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精神家园的境界。
当晚,名大校友们先是在“桃李乡厨”把酒言欢,其乐融融,之后又到“乡问书院”引吭高歌,一首首日语歌曲将大家带回到了曾经的留学岁月……
(五)竹海中的体能挑战:章里古道
第二天一大早,在桃李乡厨吃完简单却可口的早餐,周新宏夫妇就陪大家体验今天的重头戏——章里古道。
章里古道位于安吉章村镇章里村,小环线长约8公里,大环线长约12公里。现在都是颇有名气的徒步线路。
考虑到校友们的体能和时间,今天我们选择的是小环线。从“谷岸咖啡”出发,攀爬难度不大,沿途的风景美而清幽,有黄金山、大小石屋、飞流悬瀑等景点,让人虽身累却神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处名为“水滴石穿”的奇观。只见水流从高处落下,打在下方的岩石上,长年累月的冲刷,把硕大的岩石中间冲出了一个破洞。站在洞前,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大家在山林竹海中拾级而上,边走边聊,有的校友用手杖助行,近3个小时的路程,竟也不知不觉间就快到终点了。最后一段盘山公路,平坦但耗时较长,热心的小杨就开车上来准备把大家分批带下山,岂料竟挑起了“尊严之战”,人人都说自己身手矫健,可以走下山,把乘车的机会让给别人……经过种种“你推我劝”,小杨才分3次把近10位年长的校友带下山,最终有7位“勇士”骄傲地走完了全程。
中午,又在桃李乡厨饱餐一顿之后,校友们依依惜别了周新宏校友夫妇,踏上了返沪的路程。
此次名大校友安吉行,看的是绿水、青山、古道,品的是白茶、咖啡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但真正体验的其实应该叫“乡村的重生”。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安吉这座浙北小城,交出了一份多元化的答卷。其关键字,有人说是生态,有人说是青年,有人说是互联网,还有人说应该是探索……
无论如何,此行名大校友们收获良多,祝愿周新宏校友的乡村社区事业和安吉的未来都宛如其名“安且吉兮”,舒适又美好。
(本文由上海校友会李雪萍干事撰写。照片由本次活动的参加者提供。)